东西问 茹秀英:奥林匹克教育的全球推广与东方模式如何共系“同心结”?
星期二, 7月 4th, 2023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奥林匹克教育的全球推广与东方模式如何共系“同心结”?
——专访奥林匹克教育专家茹秀英
中新社记者 刘文曦 杜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一直秉持“奥运即教育”的理念,把教育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诉求,希望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北京即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就赞扬道:“比赛还没有开始,但中国在奥林匹克教育上已经获得了一块金牌。”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推广上,中国如何将“奥运的种子”播散在青少年心中?将为世界留下怎样的人文遗产?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详谈中国在奥林匹克教育中创新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世界各国共系奥林匹克“同心结”。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从“直线跑”到“五育并举”:让体育运动实现育人
中新社记者: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永恒不变的主题。您怎么看待体育在育人方面发挥的作用?
茹秀英:奥林匹克运动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顾拜旦当年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时选择“sports(竞技运动)”作为载体,推崇“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时至今日,延承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发生不少变革,但其核心载体——竞技运动始终如一。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先秦时期,祭祀中已出现射礼、武舞等。这些活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加强化礼仪教育,强调人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与奥林匹克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中国提出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实现“五育并举”,以运动为中介,跨学科、跨文化的融合是一条有效路径。
2021年10月,民众在北京参观“艺奥融合 体美共育——中国奥林匹克艺术与设计展”。该展览包含“融合-奥林匹克艺术、共生-奥林匹克设计、记忆-奥林匹克收藏、未来-奥林匹克教育”四大单元。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以体育课上常见的运动“直线跑”为例,重复性的训练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直线跑”是古代奥运会的第一项比赛项目,长约192米。相传,古代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而每四年举行一次,这项短跑则是向宙斯致敬的一种方式。那么,如果把“直线跑”称之为“宙斯跑”,一堂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就把竞技运动、奥运历史、体育文化等内容囊括其中,会调动学生探索、参与的积极性。
在运动中,让学生“遵守规则,不随便换队”“对同学、老师以及器材都很友好”“全力以赴,从不放弃”“无论输赢,都开心地玩、努力地玩”……卓越、尊重、友谊的理念融入其中,这就是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体育锻炼,也是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过程。
2012年4月,一位美国教练与他指导的北京学生一起参加当年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中新社发 郭海鹏 摄
从“同心结”到“共迎未来”: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奥运会是当今世界参与最为广泛的全球行动,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融会。从夏奥会到冬奥会,中国如何推进奥林匹克教育,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茹秀英:自奥林匹克运动开启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以来,奥运会举办城市都将奥林匹克文化与主办城市的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拓展奥林匹克教育遗产传承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得奥林匹克教育的模式各具特色。
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国首创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以及融合东方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成为广受国际赞誉的亮点,也均在北京冬奥会周期得以延续。
2007年8月,北京四中与希腊菲驰克学院启动同心结交流活动。 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以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为例,该活动以中国一种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同心结”命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元素。当年,北京210所中小学参加“同心结”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的学生相互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礼仪等。在“同心结”活动基础上,中国延伸推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活动,范围扩展至全国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外青少年开展跨文化交流,增进互相理解和友谊。
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宝贵遗产不但在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中得以传承和发扬,还将成为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为世界留下的宝贵人文遗产。
从愿景到现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中新社记者:从2008年夏奥会到2022年即将迎来冬奥会,中国十余年间在奥林匹克教育方面有何创新?
茹秀英:中国在申办冬奥会时,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过程中,针对冰雪运动不够普及、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等现实情况,创新设计了“冰雪运动旱地化”“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化”。
其中,“冰雪运动旱地化”打破了冰雪运动季节和区域的限制。在课桌上玩冰壶,在陆地上用轮滑体验冰球,在陆地上仿真滑雪……学生体验的是冰雪运动规则、品味的是冰雪运动文化内涵。
2021年8月,三伏天中,小朋友在北京钟鼓楼广场练习旱地冰球。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冰雪运动旱地化是对奥林匹克教育的创新贡献。有国际奥委会学术专家认为,要把这样的形式介绍到非洲等地,促进更多国家奥林匹克教育和冬季项目的发展。
中国还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化”,即把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推动冰雪运动进入校园。比如,将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主题内容与初中地理和历史课结合,激发学生思考世界地理布局和人文历史历程;将奥运吉祥物的主题内容与中小学美术课相融合,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奥运会的艺术美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化审美,等等。
对于青少年而言,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参与体育、文娱等各种活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从夏奥会到冬奥会:中国形象更加自信、豁达
中新社记者:《奥林匹克宪章》开宗明义说明,其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2022年冬奥会即将开始,您怎么看待出现的“抵制奥运”的现象?
茹秀英:奥林匹克运动致力于通过体育的教育价值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回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百多年的历史,虽出现多次抵制现象,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即使一些国家、一些政客要抵制,也不会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
对于美国等极少数西方国家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中国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以开放办奥的理念推动各项筹办工作。
2021年12月11日,由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主办的“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文化日活动,在纽约斯坦顿岛温港植物园举行,活动吸引许多当地民众参与。图为“一起向未来”点灯仪式上的中国文化表演。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尽管新冠疫情使北京冬奥会遇到巨大挑战,但在筹办过程中,中国向全世界展现出更加自信、豁达的形象。中方多次表态,欢迎各国运动员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希望各方勿将体育政治化。正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携手前行。(完)
专家简介:
茹秀英,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奥林匹克研究20余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译著2部,曾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希腊、俄罗斯、韩国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现主持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子课题负责人。全程参与了北京2008和2022奥林匹克教育宣讲、师资培训和研究工作,获北京2008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突出贡献奖。201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